更好聆聽市場的聲音——第十一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見聞
“只有聽到更多的市場聲音,才能清晰地聚焦消費者的需求去研發、設計產品,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雖是第一次攜產品參加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但新疆小蜂農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金龍目的明確。
12月4日,第十一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進入第二天。有機會直接面對全國客商,新疆的參會企業格外珍惜,希望能夠聽到市場的真實聲音和反饋,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的新需求,讓需求來決定生產。
優質、綠色、安全,是市場對農產品提出的要求和期待,也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
在小蜂農業展臺,琳瑯滿目的堅果油吸引了參觀者。這家企業主要開展“巴旦木、核桃油深加工”產業項目。
鄭金龍介紹,該公司旗下品牌恰品堅果油以“既是原產地也是加工廠”的理念,采用低溫冷榨工藝,提取出100%純度的天然特級初榨原液,最大程度保留堅果中的天然營養,整個生產環節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添加劑等化學制劑。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展區,庫爾勒果薈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強站在展臺外側向過往采購商和消費者推銷庫爾勒香梨。9年前,他和北京一家公司合作,把庫爾勒香梨帶進北京新發地市場,讓產地直接對接消費者。他認為,抓住市場才是關鍵,“好產品是會為你說話的,每年公司有2萬噸香梨銷往北京,這次交易會我們兩家公司再次簽訂了5000萬元的香梨購銷合同。”
在喀什地區展區,孫紅云支了一口大鐵鍋在炒核桃。她一邊吆喝著鐵鍋新疆核桃,一邊笑著說,參加交易會,就是要進市場、找銷路,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相比于生核桃,北京消費者更喜歡炒熟的,況且炒過的核桃每市斤的售價要高出8元左右。
無獨有偶。烏魯木齊御盛金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獨創駝奶粉和某種水果凍干粉按一定比例加工的制備工藝,不但去除了駝奶的酸腥味,而且營養成分不流失。
和內地大型零售企業合作,是獲得市場反饋的重要途徑。
北京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是國家級“流通”及“農業產業化”雙龍頭企業,目前在全國25個省市,529個城市設立了946家連鎖超市,經營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
該公司采購經理朱龍強說,要更多聽取市場的聲音,產品開發也應采用互聯網思維,從市場出發、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這樣才能被市場所接受。比如產自麥蓋提縣的“刀郎土瓜”,過去因為當地農戶種植水平低,土瓜品種種性退化、抗病性差、缺乏栽培技術標準,導致了商品性差,影響銷售。2015年,永輝超市供應鏈團隊發現了這款長相粗獷、口感脆甜的特色土瓜,決定將其引入內地。通過與麥蓋提縣及當地企業合作,開創了基地化、品質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商業合作模式,派遣專業技術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對種植戶進行技術跟蹤和指導,今年已銷售500噸。
相比于傳統營銷模式,直播帶貨作為創新營銷工具,為消費者提供了獨特的消費體驗。本屆交易會,通過直播等各種新媒體方式進行宣傳推廣已經成為參展企業的普遍選擇,京東更在現場全程直播賣貨。
自治區黨委農辦常務副主任、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徐濤表示,除展品豐富、地域特色濃郁外,本屆交易會亮點頗多。參展產品中獲得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及品牌認定,并經過包裝的新疆精品農產品占很大比重,參展企業都可實現全程品控溯源。相信通過不斷拓展線上銷售網絡和線下銷售形式,強化產銷對接,“新疆是個好地方”和“綠色、營養、美味、健康”的農產品品牌形象會更加深入人心,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熟知。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